“未来基因Future-AI青少年人工智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落地环球趣学
2021年8月16日上午, “未来基因Future-AI青少年人工智能人才培养基地”重磅落地环球趣学,正式推出『趣学·有AI课程』,首个示范基地位于北京海淀万柳,为本地区青少年带来了无需远足在家门口就能轻松学习人工智能课程的便利。
未来基因创始人任思国博士同环球趣学创始人闫娜老师在环球趣学万柳校区进行了“未来基因Future-AI青少年人工智能人才培养基地”的揭牌。双方就合作实施青少年AI+X课程信心十足,表示在未来实际开展青少年AI人才培养中,将保持教育人的初心,共同为家长和孩子们重新认识人生要义、重拾快乐生活而贡献力量,营造有趣、有AI、有态度的课堂,给孩子的童年提供一个快乐自信成长的环境。
未来基因(北京)人工智能研究院(简称“研究院”)执行院长杨华博士、研究院首席专家龚超博士、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张梦晗老师、研究院首席研究员兼『趣学·有AI课程』教研总监仇鼎宸老师、研究院院长助理祝泽程老师、环球趣学运营管理负责人吴丹丹老师及双方的教学教研代表出席了揭牌仪式。
正式揭牌前,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张梦晗老师宣布了“未来基因Future-AI青少年人工智能人才培养基地”共建办法并介绍了未来基因支撑基地教学实施的人工智能科技素养框架和体系。

未来基因(北京)人工智能研究院响应国务院《新一代人工智发展规划》和《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中的有关要求,践行国家在中小学人工智能布局的战略使命,聚焦青少年人工智能人才培养,在校内校外共建“未来基因Future-AI青少年人工智能人才培养基地”。

基础课程研发依据人工智能学科核心素养框架,从学科通识和技能方面,引导学生了解人工智能基本概念,发展历史;人工智能技术体系,应用领域;编程语言、动手实践、工具方法。
中级阶段课程研发依据人工智能学科核心素养框架,从高阶思维方面设计课程,引导学生掌握计算思维:算法、分解、抽象、概括和调试;系统思维:多学科跨界融合;批判思维:从不同观点思考问题;设计思维:共情、定义、构思、原型、测试。
高阶段课程研发将学习和掌握人机混合,提高与他人合作协调能力、与团队合作创新能力;同时,引导学生参与到未来社会责任意识建设中来。如通过AI程序模型讨论伦理与道德。

强基固本为基础(根深蒂固):青少年人工智能教育不是一门编程语言或是一门机器人课程就能说清道明的,它是一个环环相扣,逐步提升的过程。
人工智能为核心(参天大树):在不同学段的人工智能课程教学过程中,应该明确哪些是该学段的基础,哪些内容是可以作为提升和补充。
学科交叉为补充(枝叶繁茂):青少年在具备一定人工智能基础知识后,可以通过利用人工智能+X以及人工智能专业等内容的适当补充,充分了解人工智能背后的原理以及在其他领域中的应用,充分夯实在人工智能方面的潜能。在交叉学习过程中,尤其要充分重视人工智能+法律与道德伦理等内容,以青少年人工智能教学为契机,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思维培养为目标(绿叶成荫):青少年人工智能教育,应该充分重视对青少年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
服务社会为导向(茁壮成林):围绕智能时代创新人才国家战略,培养全面发展的青少年后备力量,及早适应时代需求,建设智能化学习型社会。

5月21日下午,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会议指出,义务教育最突出的问题之一是中小学生负担太重,短视化、功利化问题没有根本解决。特别是校外培训机构无序发展,“校内减负、校外增负”现象突出。减轻学生负担,根本之策在于全面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做到应教尽教,强化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作用。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优化教学方式,全面压减作业总量,降低考试压力。

6月30日,【未来·有AI】线上研讨会上,未来基因的创始人任思国博士梳理了全球视野下的人工智能发展趋势,并比对了世界各国在教育上的焦虑与不焦虑,宏观而高度地描述了“人工智能+教育”应运而生的时代背景和现实呼唤。“人工智能教育”是拨开迷雾的清风,也是教育升级的翅膀。研讨会后,未来基因在全国范围内进行“Future-AI青少年人工智能人才培养基地”共建单位征集,首批报名的30余家单位同未来基因就“青少年人工智能人才培养”进行了深入而系统地沟通。

北京海淀,科技土壤丰富,高校和科研院所云集,具备人工智能拔尖人才培养的基础。【未来·有AI】线上研讨会后的首个“未来基因Future-AI青少年人工智能人才培养基地”落地环球趣学,以海淀万柳为起点,围绕人工智能核心知识和基础,结合数学、物理、计算机、工程等学科知识,融合思维能力、思辨意识、探究精神、试错意识、专注力等综合素质体系,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为目地,为亿万孩子茁壮成长打造人工智能未来基因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