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向未来:全面推进大学本科阶段人工智能通识教育的必要性与策略
全文长 12000字,阅读大约需要 7-12 分钟
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提交了4份建议,其中三份跟人工智能相关,有一份建议聚焦在人工智能人才的培养上。雷军建议,将人工智能素养教育纳入九年义务教育内容,设置人工智能通识课程;另一方面大力推进高校人工智能相关专业的建设,加大对高校人工智能学科建设的投入。
本文作者建议,我国应在大学本科阶段全面开展人工智能通识教育,并将人工智能通识课程拓展到更多专业,如传统理工科专业、医学、金融、文史、艺术类等专业,培养更多跨领域人才。建议鼓励大型科技企业和社会教培机构开展人工智能应用型人才培训,以适应人工智能领域技术快速迭代、人才需求量大、应用广泛的特征。
AI向未来:全面推进大学本科阶段人工智能通识教育的必要性与策略
龚超1,3 周丹2,3
(1. 清华大学日本研究中心;2.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3.未来基因(北京)人工智能研究院)
[摘要]本文综合审视了人工智能的关键技术路线,涵盖专家系统、知识图谱、搜索算法、机器学习、深度学习以及强化学习等,探讨了这些技术如何协同促进人工智能领域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人工智能在各行各业中的跨界应用展现了其跨学科特性和对现代社会的重要贡献。基于此,文章指出在大学本科阶段加强人工智能核心通识教育的必要性,目的在于培育学生的跨学科思维、创新及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能力。文章还提出了一系列在大学本科阶段开设人工智能通识教育的具体策略,以期为大学本科阶段人工智能通识教育事业提供参考。
[关键词]:人工智能;通识教育;跨学科
一、审视人工智能之势,紧随时代步伐
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正身处于一个由人工智能技术推动的快速变革时代。这场变革的速度之快、影响之广前所未有,人工智能不仅重塑了商业模式、改变了工作方式,还在重新定义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自从AlphaGo问世以来,世界上不少国家公布了国家级的人工智能相关政策,如图1所示:
二、掌握人工智能之钥,开启未来之门
三、洞悉人工智能之髓,通晓不同路线
四、跨越人工智能之界,提升AI素养
五、夯实人工智能之基,培养未来人才
六、结论
参考示例:日本某大学大一“数据科学人工智能通识课程”的简介和点评
课程背景
日本文部科学省认为,人类目前处于第四次工业革命中,继狩猎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之后,社会正在向以人为中心的超智能社会Society 5.0发生巨大变革。针对这种变革,日本文部科学省设立了数学、数据科学、AI教育程序认证制度“MDASH-Literacy”,旨在让所有大学生学习数字社会的“读、写、算”,即“数学、数据科学、AI”的基础。该大学开设的课程就是依据“MDASH-Literacy”制度认证的课程标准来进行教学的。
课程目标
全学共通科目“数据科学概论”的开课目的是为了让学生理解在现代社会的工作和生活中,数据是如何被利用的、存在哪些应用方法、面临什么样的挑战等。该课程于2020年度作为全校共通选修科目开设,并从2022年度起成为全校必修科目,所有大学一年级学生都需要学习。作为数据科学课程群中的入门科目,「数据科学概论」旨在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并通过后续的进阶科目进一步深化所学内容。
课程特征
特点1 概论而非入门
不是入门的基础知识,而是掌握数据科学的整体图景。将通过与外部企业合作开发的视频教材学习日常生活、商业、公共政策等各种场景中AI与数据科学的应用,这些企业实际上正在将AI与数据科学作为业务来利用。
特点2 不需要高中数学知识
将广泛学习统计学、数据挖掘、机器学习等方法。因为目的是学习这些方法何时被使用以及分析结果如何被利用,而不是对各种方法的数学理解,所以“数据科学概论”的学习不以高中数学知识为前提。这对于文科的初学者来说是容易学习的内容。
特点3 不区分文理
将深入了解数据科学对于各学科领域都很重要的思考方式,如“法律与伦理”问题。学习涉及数据的国际动态,如个人信息保护法、OECD指南、EU数据保护指令、消费者隐私权章程、GDPR等,以及信息泄露、数据偏见、算法偏见等负面案例。
特点4 通过学习管理系统可视化学习成果
利用学习管理系统(LMS; Learning Management System)进行视频教材观看、讲座资料浏览、对课堂的评论和提问、作业提交和反馈等。这些都被存储在LMS上,可以随时回顾自己的学习成果。
点评
该课程案例展示了一种面向未来社会需求的教育模式,不仅满足了数字化时代对所有学生的基本素养要求,而且通过灵活的教学内容和方法,确保了学习的可接近性和实用性。特别值得称赞的是,课程设计考虑到了不同背景学生的需求,无论是文科还是理科,都能从中获益,这有助于打破传统学科间的界限,促进跨学科学习和应用。此外,通过与外部企业的合作,学生能够获得更接近实际应用的学习体验,这对于培养未来社会所需的数字化人才具有重要意义。最后,利用LMS系统进行学习管理和成果可视化,不仅提高了学习效率,也增强了学生的自我反馈和自主学习能力。总体来看,这一教育案例为应对快速变化的社会和技术环境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作者简介
龚超
未来基因(北京)人工智能研究院
首席专家
工学博士,清华大学日本研究中心主任助理。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教学应用实践共同体项目特聘专家、中国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会理事、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中小学工作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人工智能优化算法,人工智能在数字化转型中的应用等。著有近20本人工智能相关图书,多家500强企业数字化转型领域高级顾问,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文章共计60余篇。
周丹
未来基因(北京)人工智能研究院
资深专家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人工智能教育、元宇宙教育等,参与编写《人工智能基础》《万象中轴》教材和《人工智能教育蓝皮书》《虚拟现实产业报告》等多版报告。